中国包装工业“十三五”发展规划
包装工业作为服务型制造业,是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随着我国制造业规模的不断扩大和创新体系的日益完善,包装工业在服务国家战略、适应民生需求、建设制造强国、推动经济发展等方面,将发挥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和影响。
“十三五”时期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阶段,也是包装工业发展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为加快包装产业转型升级,推进现代包装强国建设进程,充分发挥包装工业对稳增长、促改革、调结构、惠民生、防风险的重要作用,显著提升包装工业对我国小康社会建设的服务能力与贡献水平,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中国制造2025》以及工业和信息化部、商务部联合发布的《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等文件,特制定本规划,规划期为2016—2020年。
一、产业现状与发展环境
(一)发展成就
“十二五”期间,我国包装工业主动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不断推动产业结构优化、发展动力转换和发展方式转变,总体保持了健康、快速、可持续发展的势头,服务国民经济与社会发展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增强,世界第二包装大国地位得到了进一步巩固,为“十三五”建设与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
1. 产业地位不断凸显
国家《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纲要》首次将包装列入“重点产业”,明确了“加快发展先进包装装备、包装新材料和高端包装制品”的产业发展重点。“十二五”期间,财政部支持包装行业单列了高新技术研发专项资金,支持创新项目专项资金累计4.2亿元。包装产业规模稳步扩大,对国民经济的支撑能力显著提升,截止“十二五”末,全国包装企业已发展到25万余家,其中规模以上企业3万余家。2015年包装工业主营业务收入突破1.8万亿元,位列全国38个主要工业门类的第14位,其中包装印刷8764.62亿元、纸和纸板容器3303.38亿元、塑料包装箱及容器1717.57亿元、塑料包装薄膜1031.8亿元、金属包装容器1341.56亿元、玻璃包装容器752.22亿元。
2. 产业格局逐步优化
“十二五”期间,我国进一步完善了涵盖设计、生产、检测、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产品全生命周期的包装产业链体系,形成了包装材料、包装制品、包装装备三个产品大类和纸包装、塑料包装、金属包装、玻璃包装、竹木包装五大子行业。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环渤海湾地区的包装产业得到快速发展,产值占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的60%以上。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东北地区包装产值占全国包装工业总产值的比重逐步扩大,分别提高到20%、13%、6%左右。小微企业活力不断增强,规模以上企业实力日益壮大,具有较强国际竞争力的优势企业茁壮成长,逐步形成了以龙头企业(企业集团)为引领,大、中、小、微型企业互生共长的组织格局。
3. 科技水平明显提升
“十二五”期间,全行业承担了一批国家863计划、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火炬计划、国家发改和改革委战略性新兴产业计划、财政部重大科技成果转化、国家重点新产品等重大科研项目。建立了一批国家、省部及行业的工程(技术)中心、科技研发中心、产业孵化中心,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不断增强。通过自主创新攻克了一批包装材料、装备、工艺、制品等领域的重大关键技术,自主知识产权拥有率和国际、国家专利授权数量较“十一五”期间有较大增长,培育了上百个“中国包装优秀品牌”。包装人才培养体系不断完善,全国开展包装人才培养的高校发展到近300所,建立了一批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2011协同创新中心、省部级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团队与平台,为产业技术水平的提升提供了有力支撑。
4. 循环发展初见成效
陆续修订并实施了《包装与包装废弃物》《限制商品过度包装要求》等一系列促进包装循环经济发展的国家标准及法规。全行业绿色发展理念不断增强,环保型材料使用范围日益扩大,清洁生产、节能减排以及资源循环利用新技术得到逐步推广,包装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综合能耗以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均有不同程度下降。以清洁生产为目标的企业“小循环”,以淘汰落后产能为目标的产业“中循环”,以再生资源回收利用体系建设为目标的区域“大循环”发展模式正在逐步形成。
5. 贡献能力显著增强
“十二五”期间,包装工业配套服务能力不断增强,累计为110万亿元国内商品和9.98万亿美元出口商品提供了配套服务,配套商品附加值达10%以上。在国民经济中的贡献能力不断提升, 2015年全国包装工业完成利税总额3407亿元,上缴税收1180亿元,完成进出口总额498亿美元。原辅材料与包装装备的国产化率、节能降耗水平、就业消化能力、生态文明贡献度等较“十一五”均有不同幅度的提高,包装工业在推动社会发展中的作用越来越显著。
(二)主要问题
我国包装工业在取得突出成就的同时,也存在诸多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主要表现在:
1. 自主创新能力有待进一步增强
适度包装、绿色包装理念需要大力普及和深化,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尚未得到系统研发和广泛应用,企业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生产模式仍然较为普遍,绿色化生产方式与体系尚未有效形成,环境友好程度不高。高新技术难以实现重大突破,先进装备和关键技术进口依赖性强,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的能力欠缺,产业整体自动化程度还有较大提升空间。行业重大科技创新投入和企业技术研发投入严重不足,自主研发能力亟待提升,科技成果转化的成熟机制和培育新兴业态的创新服务平台比较缺乏,具有全球竞争力的品牌数量不多。行业高层次人才比例较低,创新领军人才严重短缺,创新团队的培育机制有待完善,创新体系尚不健全。
2. 协调发展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产业区域发展不平衡、不协调,中部、西部、东北的发展空间未能得到一体化的统筹开拓。中小微企业的成长支持体系不健全,成本压力大,融资难度高,抗风险能力不强。低档次、同质化产品生产企业重复建设问题突出,产能严重过剩,供需平衡处于低水平状态,无序竞争现象未能有效遏制。上下游产业之间、产业链之间、企业与高等院校和科研院所之间对接意识不强,资源、技术、信息和人才得不到有效共享,尚未形成紧密的联盟型发展模式和深度的产学研合作机制。军民融合协调机制不健全、政策法规与技术标准体系不完善、信息交流与成果共享渠道不顺畅、科技创新与激励措施不到位。包装科技、工程、经营和军地两用等专门人才的培养难以有效适应企业用人标准、产业快速发展和建设包装强国的需求。行业组织的管理激励与规范能力较弱,对企业间协同创新与发展的引领功能没有得到充分发挥。
3. 产业信息化水平有待进一步提升
包装制造过程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有待提高,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尚未普遍采用,基于互联网技术促进产业变革和企业创新的能力不强。包装行业缺乏工业化与信息化深度融合(以下简称“两化融合”)的整体规划以及系统详实的工业基础数据库与产业运行统计数据等信息共享平台。包装企业采用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现代信息技术改造原有产品、转变生产方式、创建电子商务整体解决方案等方面的能力不足。包装产品信息跟踪、质量安全溯源及其流通的实时监测系统仍不健全。
(三)发展环境
“十三五”期间,我国包装工业将迎来全新的发展机遇,但也面临着更为严峻的发展挑战。
1. 包装工业前景广阔,国际竞争压力巨大
至“十三五”末,全球包装市场需求规模预计突破1万亿美元,包装工业年平均增速将达到4%左右,我国作为未来最大的包装消费市场和包装产品生产国,包装工业增速将高于全球平均水平2.5%以上,发展空间广阔。但随着全球经济增长模式的深度调整和国际产业格局的重塑,发达国家正在推动“再工业化”和“制造业回归”,其它发展中国家竞相加快推进工业化进程,同时,美、欧等发达经济体力推跨太平洋战略经济伙伴关系协议(TPP)、跨大西洋贸易与投资伙伴关系协定(TTIP)等高标准自由贸易协定谈判,我国包装工业发展正面临高端回流和中低端分流的“双向挤压”,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中,形势严峻,压力巨大。
2. 政策红利不断释放,转型发展任务艰巨
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陆续推出了“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中国制造2025”、“互联网+”行动计划等,包装工业将在两化深度融合、创新驱动发展、绿色体系构建、制造强国建设和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形成转型升级的强劲动力。国家正在实施的“西部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和东部率先”区域发展总体战略,将为包装工业的转型发展释放更多政策红利。但与此同时,包装工业发展也面临劳动力等生产要素成本不断上升、资源和环境约束不断强化等挑战,特别是国家围绕清洁生产和绿色发展,已经出台了增加企业排污费、强制实施锅炉煤改燃、挥发性有机化合物(VOCs)排放收费、环境违法按日计罚等一系列重大的环保举措,正在实施最严格的环境保护制度和工业污染源全面达标排放计划,在这种倒逼机制下,我国包装工业将面临转型发展的重大任务。
3. “一带一路”机遇凸显,战略思维亟待调整
2015年,国家发布《推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愿景与行动》。“一带一路”国内覆盖的地区除上海、福建、广东、浙江之外,其它14个省区均为包装产业欠发达省区,而以亚洲为核心的沿线国家多为发展中国家,包装工业发展相对滞后,“一带一路”形成的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新格局为中国包装产业配套延伸、产能转移和市场拓展提供了重大机遇。但由于我国包装产业长期累积的各种问题较多,特别是囿于传统发展的思维惯性,行业企业在理念、战略、技术、方法等方面对把握新机遇的准备不足,在新形势下必须尽快树立发展新思维,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从对接国内、国际两个市场的高度进行系统、全面的发展战略调整。
二、总体思路与发展目标
(四)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六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按照“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要求,牢固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立足服务型制造业特征,以提高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以转型发展为先导,以科技创新为动力,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有效转变生产方式,优化供给结构,化解过剩产能,培育增长动力。重点发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大力倡导适度包装,深入推进军民通用包装,全力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循环利用、持续发展的新型产业格局,有效夯实产业发展基础。实施“创新驱动战略”,深度对接消费品工业“三品”专项行动,不断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显著提高两化融合水平,着力加强包装品牌培育,大力促进新型业态成长。通过转型升级和提质增效,增强全产业链在市场需求结构变化中的供给能力,提升在“中国制造”体系中的支撑力和在国民经济建设中的贡献力,促进产业保持中高速增长,迈向中高端水平,逐步实现我国由“包装大国”向“包装强国”的转变。
(五)基本原则
市场主导,政府扶持。尊重市场规律,促进供需衔接,强化企业的市场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市场配置资源的决定性作用,优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和企业兼并重组的市场环境,有效集合资源要素,激发市场活力和企业创造力。依托政府的制度体系和产业政策,强化行业协会在产业发展中的组织、沟通、协调、服务作用,加强产业整合,推动转型升级,促进提质增效,提升产业规模化和集群化发展水平,确保产业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协调发展。
统筹兼顾,突出重点。立足重大需求和民生服务,围绕绿色转型,统筹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发展方式转变、体制机制创新,整体提高包装工业的内生动力、发展水平和贡献能力。围绕发展重点,分类引导、分层推动包装工业发展基础、转型升级能力和核心竞争力建设,形成龙头企业的长效培育机制、大中小微企业协同发展机制、军民包装深度融合机制,促进包装产业与国民经济支柱产业、战略性新兴产业的无缝对接。
创新驱动,品牌引领。加快科技创新体系和服务平台建设,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和主导作用,切实推动协同创新和关键技术创新能力提升,有效提高包装制造过程的自动化、信息化、智能化水平。围绕研发创新、生产制造、质量管理和营销服务全过程,引导企业实施品牌战略,增强技术品牌、产品品牌、企业品牌的引领能力和竞争优势,培育以技术、标准、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经济新优势。
深化改革,扶优扶强。破除一切不利于科学发展的障碍,从发展方式转变、发展动力转换、发展模式构建等方面进行大胆创新,加快形成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的体制机制,为包装工业发展提供持续动力。通过结构调整、同业联合、协同创新、项目拉动、品牌培育等手段扶优扶强,着力推动产业集群建设,重点扶持龙头、骨干、优势企业的发展以及创新型中小微企业的成长,做优做强一批“小巨人”企业和“拳头”产品,增强包装产业的整体合力与发展后劲。
(六)发展目标
1. 总体目标
提升包装工业的创新力。围绕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和军民通用包装,实施一批重大工程,建设一批研发基地,突破一批关键技术。鼓励企业瞄准瓶颈问题,制定系统性技术解决方案,开展基础性前沿性创新研究,支持颠覆性技术创新。强化创新支持服务体系建设,促进重大科技成果的孵化、应用与推广,培育一批具有国际竞争力的创新型领军企业。
提升包装工业的竞争力。围绕转型发展和“三品”行动,强力推动绿色生产制造、产品升级换代、传统产业改造和产业链协同发展,提升两化深度融合、技术自主创新和军民融合包装发展水平,进一步优化供给结构,增强发展动能。开展质量品牌提升行动,支持企业瞄准国际同行业标杆推进技术改造,全面提高产品技术、工艺装备、能效环保等水平。在主要包装材料、包装装备、包装制品的制造工艺及质量标准、军民通用标准、节能减排、产出效益等方面达到或接近国际先进水平。
提升包装工业的贡献力。围绕绿色生产体系构建和产业跨界融合,进一步构建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推动清洁生产、节能降耗、循环利用,加快发展绿色包装产业,提升包装工业在绿色制造体系和美丽中国建设中的贡献能力。大力拓展包装工业与国民经济各支柱产业融合发展的广度和深度,推动科技创新、模式创新、市场创新、产品创新、业态创新、管理创新,不断提升包装工业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支撑能力。
2. 具体目标
(1)产业规模
“十三五”期间,全国包装工业年均增速保持与国民经济增速同步,到“十三五”末,包装工业年收入达到2.5万亿元,包装产品贸易出口总额较“十二五”期间增长20%以上,全球市场占有率不低于20%。做大做强优势企业,形成年产值超过50亿元的企业或集团15家以上,上市公司和高新技术企业实现大幅增加。在促进大中小微企业协调发展的同时,着力培育一批世界级包装企业和品牌,形成具有较强国际影响力的品牌10个以上,国内知名品牌或著名商标100个以上。
(2)自主创新
大力引进和培养创新领军人才,着力解决高端科技人才缺乏和企业技术骨干不足等突出问题,规模以上企业专业技术人才比重提高到 15%以上。加大行业研发投入,规模以上企业科技研发经费支出占主营收入比重不低于1.6%、全员劳动生产率年增长不低于7.5%。在企业和高校布局一批国家或行业产业协同创新中心、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等高端平台,建设一批包装行业的智能制造、绿色转型、军民融合等示范工程。着力推动集成创新、协同创新和创新成果产业化,新型包装材料与重要包装装备国产化率分别提高到60%、75%,专利授权总量比“十二五”期间增长50%,科技成果转化率达到或接近25%。
(3)两化融合
依据《信息化和工业化深度融合专项行动计划(2013-2018年)》确定的两化融合发展水平指数,至“十三五”末,包装行业重点大中型企业两化融合水平逐级提升,处于集成提升阶段以上的企业超过80%,中小企业应用信息技术开展研发、管理和生产控制的比例达到55%以上。应用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等构建包装关键领域上下游产业链及区域包装经济产业带,企业间电子商务交易额突破5000亿元。数字化、网络化设计制造模式广泛推广,以数字化、柔性化及系统集成技术为核心的智能制造装备取得重大突破,规模以上企业装备数控化率不低于70%。遴选60家企业作为行业两化深度融合贯标试点企业。
(4)军民融合
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战略的实施,加强军民融合机制、体系、平台和基地建设,建立一批军民共用技术研究中心、军民科技共享资源平台、军民共用技术转换平台和军民融合包装产业基地,形成体系完善、创新引领、高端集聚、高效增长的军民融合包装产业形态。至“十三五”末,建成军民融合包装基地60个以上,50%以上的包装技术实现军民通用,30%以上具有发展前景的先进包装防护技术进入军品包装领域。军民通用包装种类数量和包装产品质量显著提升,标准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5)节能减排
与2015年相比,“十三五”末全行业单位工业增加值能源消耗降低20%,工业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下降20%,单位工业增加值用水量降低25%,主要污染物排放总量减少10%,其中高、中、低毒害VOCs排放量分别控制在5mg/m3、20mg/m3、20mg/m3以内。初步建立包装
废弃物循环再利用体系,按其重量计算,废弃包装物的回收率不低于50%,主要包装材料再循环率不低于15%,再利用包装废弃物总量不低于2500万吨。
(6)标准建设
组织开展包装基础标准、包装专业标准以及产品包装标准的系统研究,修订和完善国家、行业、企业多元化包装标准,形成相关性、集合性、操作性强的标准体系。建设全国包装标准推进联盟和包装标准信息化专业网站,建成5个以上包装标准创新研究基地,遴选一批标准化试点示范企业。
注:指标属性分为预期性和约束性两类。预期性指标是指期望完成的指标,约束性指标是指必须完成的指标。
三、主要任务与发展重点
(七)主要任务
将自主创新作为行业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转型升级的主要支撑,围绕自主创新能力、两化深度融合、军民融合包装、产业发展基础、新兴业态培育、包装标准建设、包装品牌塑造等主要任务,全面推动包装产业绿色转型,不断夯实“包装强国”的建设基础。
1.增强自主创新能力
构建产业技术创新体系。实施“包装产业创新能力提升计划”,引导企业建立研发资金投入机制,加强技术中心和创新团队建设,切实提高企业的原始创新、集成创新、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激活企业创新主引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和“众创空间”建设。积极培育包装行业的国家级技术创新中心,支持企业参与国家科技计划和重大工程项目,形成若干具有强大带动力的创新型企业和创新型产业集团。重点建设一批面向产业前沿共性技术的技术创新联盟、协同创新中心、科技成果孵化基地以及成果推广与应用、公共技术服务、技术和知识产权交易等平台。着力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和军民通用包装等前沿关键技术的研发以及创新示范,推广新型孵化模式,推动重大科技成果产业化。
建立创新团队培育机制。加快培养和吸引产业发展急需的专业技术人才、经营管理人才、技能人才,推动“人口红利”向“人才红利”转变。加大领军人才和国家级创新团队的协同培养,强化创新人才的成长扶持,通过建立产业链上下游科技协作体、产业协同创新中心、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形成创新人才共育、共享机制。完善包装人才培养体系和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机制,加强包装相关专业博士点、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建设,为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与成长提供重要平台和有力支撑。拓展国际合作领域,搭建科技协作的国际桥梁,立足科技前沿培育国际化创新团队。
2. 提高两化融合水平
推进信息化建设进程。加强“包装企业两化融合管理体系”系列标准建设和推广,促进信息技术向设计、生产、流通、回收、循环利用等环节渗透,促进包装企业形成新的生产方式、制造方式、服务模式、商业模式。实施智能制造工程,构建新型制造体系,引导包装制造业朝着分工细化、协作紧密方向发展,推动生产方式向柔性、智能、精细转变,引导并推广集协同制造、虚拟制造、网络化制造等为一体的先进制造模式。推广商品包装的箱码,推动全球统一编码标识(GS1)作为商品生产和流通的“身份证”与“通行证”,实现与国际信息数据的接轨。
打造“互联网+”包装产业链。促进互联网、物联网技术在包装产业发展中的推广与应用,发展基于互联网的数据驱动、众包设计、云制造等包装生产服务模式,推动形成基于消费需求动态感知的产业经营方式,建立优势互补、合作共赢的开放型包装生产体系。实现包装设计、材料供应、生产制造与客户订单的最优匹配,提供快速便捷、低价优质的一体化服务,助力包装企业向综合服务商转变。以食品、药品以及重要商品为重点,利用物联网等信息技术,建设以包装为载体的产品可追溯系统,推进追溯体系对接和信息互通共享,提升包装在追溯体系中的综合服务功能。
3. 强化军民融合包装
构建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体系。按照国家军民融合发展战略要求,聚焦军民融合包装建设重点,加快军地协调、需求对接、信息互通、资源共享、技术共用等体系建设,实现军民融合包装发展在体制机制上的横向衔接和纵向贯通。统筹考虑产业发展需要和国防建设需求,从顶层设计、力量布局、技术创新、标准体系、监督评估等方面构建军地一体、需求对接、资源共享、技术互通的军民融合包装产业发展格局。切实提高包装领域军民融合通用技术的军事、社会、经济和环境效益,显著增强包装行业对现代国防和军队建设的支撑与服务能力。
创新军民融合深度发展模式。加强军民融合、平战结合的军品包装服务保障系统和军队建设与包装产业的供需预警系统建设,有效构建军民通用包装的管理运营、技术服务、生产供应、技术标准、质量监督等深度融合模式,形成衔接配套、创新引领、高端集聚、高效增长的军民融合包装产业形态。促进军民融合的科研、生产与服务保障体系建设,重点推进包装产业军民信息与资源共享、技术开发与成果转化、知识产权保护与技术交易等工作。建立军民通用技术研究中心,加强军地协同创新,重点开展军民通用包装技术、包装装备及其运输网络工程的创新研究和技术推广,增强军民通用技术转换能力,显著提升军地遂行多样化应急任务的防护包装保障能力。建立军民融合包装产业基地,开展军民融合包装示范工程建设,引领军民融合包装技术核心能力聚集与军民包装产业化进程。
4.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巩固包装工业的技术基础。围绕《中国制造2025》的“四基工程”,组织龙头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编制包装工业基础能力发展推进计划,突破包装工业技术基础中的瓶颈。组织实施一批工业强基示范工程,建设一批产业技术基础示范服务平台,研发一批关键共性技术和包装信息化应用软件,建设包装行业数据库和信息共享平台。至“十三五”末,使我国包装工业基础数据建设与应用能力、关键基础材料保障能力大幅提升,产业技术基础支撑服务体系较为完善。
强化包装工业的发展基础。树立“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引领企业主动融入“一带一路”等国家战略,转变生产方式和发展模式,实现从被动适应向主动服务、传统生产向绿色生产、要素驱动向创新驱动的转型发展。加强现代企业制度建设,促进企业建立适应于产业价值链的精益管理模式。支持混合所有制经济发展,推动大中型企业的股权分置改革和细分市场的产业链整合,构建以大型企业为龙头、中型企业为骨干、小微企业为重要补充的产业发展联盟。支持具有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型中小型企业建立主导产品突出、专项服务卓越的发展体系,培育一批主营业务突出、竞争力强、成长性好、专注于细分市场的专业化“小巨人”企业。
5. 推动绿色转型进程
全面落实绿色发展理念。充分发挥包装企业在推广适度包装、倡行理性消费中的桥梁、纽带和引导作用,促进设计、生产及使用者在包装生命全周期主动落实绿色发展理念。深入实施反过度包装行动,引导包装用户和包装企业围绕减量、回收、循环等绿色包装的核心要素,积极采用用材节约、易于回收、科学合理的适度包装解决方案。落实国家循环发展引领计划和能源、资源消耗等总量与强度双控行动,完善计量、监测、统计等节能减排的基本手段,从原材料来源、生产、废弃物回收处理等全生命周期的资源消耗、能耗、排放等方面开展对包装品的环保综合评估,选择合适品种率先落实生产者责任延伸制度。
有效构建循环利用体系。研究制定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促进政策,依托再生资源回收体系,利用互联网、大数据和云计算等现代信息技术和手段,优化包装废弃物回收利用产业链。鼓励有条件的企业与上游生产商、销售商合作,利用现有物流体系,尝试构建包装废弃物逆向物流体系。推进以“节能减排,环境友好”为核心的绿色包装制度与法规建设,制定《包装行业清洁生产评价指标体系》,开展包装企业清洁生产水平的系统评价,推行包装绿色评估制度和绿色认证制度。利用绿色发展倒逼机制,构建包装绿色化生产、流通、消费、回收与资源循环利用网络体系,明确包装产业上下游企业及包装使用者在生产、流通、消费等环节中对包装废弃物强制回收的相应责任。
大力推广绿色包装技术。大力推行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提升覆盖包装全生命周期的科学设计能力,坚决抵制过度包装。加大绿色包装关键材料、技术、装备、工艺、产品的研发力度,采用先进节能和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推动企业生产方式绿色化,加速落后产能淘汰,从根本上摆脱高投入、高消耗、高排放的粗放模式,形成科技含量高、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的产业结构。组织实施绿色材料、清洁生产、循环利用等技术改造项目,加强节能环保技术、工艺、装备的推广应用,推行企业循环式生产、产业循环式组合、园区循环式改造。推动包装绿色制造企业与园区示范工程建设,建设一批绿色转型示范基地,形成一批引领性强、辐射作用大、竞争优势明显的重点企业、大型企业集团和产业集群。
6.支持新型业态成长
延伸传统包装产业服务链。落实“互联网+”行动,对接上下游产业与终端需求,引导企业围绕包装全生命周期提供一体化制造、一站式服务包装解决方案。依托国家包装废弃物回收体系,促进企业实现包装废弃物资源化与综合利用,大力发展资源循环产业。加快推动包装产业与生态农业、快速消费品业、远程物流配送业等领域实现跨界融合,形成全方位共享机制,发展现代物流包装产业。创新企业经营模式,构建网络营销平台和系统解决方案,积极发展包装电子商务产业。以健康食品、安全药品为切入口,培育智能包装健康产业。
打造包装文化创意产业圈。利用现代信息网络技术,引导企业重塑生产方式,重构用户关系,拓展产业领域,延伸服务链条,以增强产业创造力为核心,以提升产业附加值为导向,促进包装产业与主体文化、传统艺术、现代传媒等多向交互融合发展。加强包装传统文化传承,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中华老字号、百年老店等产品的包装创新。加大资本、技术、人才投入,创新金融模式,运用互联网金融等手段支持包装文化创意产业的发展。建设一批包装文化创意、创新、创业产业集聚区,形成包装创新设计、技术研发、高附加值产品生产制造的集群基地,着力打造包装创意文化产业圈,增强集群的资源集约效应、产业品牌效应、资本溢出效应以及技术共享效应。
7. 加强包装标准建设
深入研究标准体系。落实反过度包装行动,推广包装基础模数(600×400mm)系列,以包装标准化推动包装的减量化和循环利用。组织对现已制定的建材、机械、电工、轻工、医疗机械、仪器仪表、中西药、食品、农畜水产、邮电、军工等14大类包装标准进行系统优化和水平提升,解决标准体系不完整、标准互相矛盾、标准水平滞后、可操作性不强等突出问题。支持建设重点领域标准推进联盟和标准创新研究基地,利用行业组织网络平台和公共管理服务平台,建设统一规范的标准信息化专业网站。
着力推动对标管理。加强标准化重大政策和重点工作的普及性宣传,组织行业、企业开展大型宣讲、系统培训、技术讲座等,全面推动包装标准的宣传贯彻。完善包装标准推广应用机制,推进包装基础、方法、安全、卫生、管理、产品、检测、成套装备技术、资源综合利用等强制性标准实施,有效强化包装企业的标准管理意识以及通过标准化建设实现降本增效的能力。支持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参与国际标准的制定,提高我国在国际包装界的话语权和在规则制定中的参与权,着力提高国际标准的采标率和转化率。
8. 重视包装品牌培育
培育包装技术品牌。立足包装产业科技前沿,制定重点领域技术创新路线图,通过自主创新、协同创新,重点发展绿色包装设计、包装装备集成、安全包装防护、包装循环利用、军民通用包装等技术,形成一批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核心技术品牌,营造技术密集型产业新优势,提高我国包装产业在全球产业链、价值链中的地位,增强包装工业整体发展水平和国际化能力。
塑造包装产品品牌。通过创新设计方式、结构形式、生产工艺以及技术手段等途径,大力研发包装新产品、新材料、新装备,丰富包装产品品种,优化产品供给结构。以绿色包装材料、智能包装装备、高端包装制品的研发为重点,实施包装产品品牌培育计划,引导企业围绕主导产品,构建“定位、设计、生产、营销、传播、保护”一体化的品牌发展格局,打造一批具有较高国内市场占有率和较强国际市场竞争力的包装材料、包装装备、包装制品品牌。大力推动包装计量、检验与检测技术的创新,加快发展各类先进检测设备,通过不断完善质量检测体系与手段,强化包装产品的品质保障。
树立包装企业品牌。支持大企业大集团采取联合、并购、控股等方式实施企业间、企业与科研院所间的资产重组,推动产业联盟建设,提升高端国际市场的拓展能力。鼓励有条件的骨干企业推动装备、技术、标准、服务走出国门,深度融入“一带一路”战略和国家开放发展格局,通过直接投资、参股并购等方式在境外设立研发、制造、生产基地和营销网络,加快向跨国公司发展。搭建国际产能和装备制造合作服务平台,重点培植一批具有较强创新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跨国领军企业,使其在产品开发、技术创新、市场开拓和经营管理上逐步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鼓励包装工业单项冠军企业树立“十年磨一剑”精神,长期专注于企业擅长领域,走“专特优精”发展道路。
(八)发展重点
面向建设包装强国的战略任务,坚持自主创新,突破关键技术,全面推进绿色包装、安全包装、智能包装一体化发展,有效提升包装制品、包装装备、包装印刷等关键领域的综合竞争力。
1. 推动绿色包装持续发展
围绕减量、回收、循环等绿色包装的核心要素,加速发展生态包装设计、绿色包装材料和循环利用技术。
切实推进绿色包装设计。主动适应互联网思维下的新消费理念和适度包装要求,加快发展简约化、减量化、复用化及精细化包装设计技术,扶持企业积极应用生产质量品质高、资源能源消耗低、对人体健康和环境影响小、便于回收利用的绿色包装材料,开展生态(绿色)设计,增强覆盖包装全生命周期的科学设计能力,提升包装产品附加值。支持建立包装云设计数据库,深化互联网和先进设计技术在包装设计中的应用,促进发展快速消费品绿色包装技术。
大力发展绿色包装材料。建立包装材料选用的环保评价体系,重视包装材料研发、制备和使役全过程的环境友好性,推行使用低(无)VOCs含量的包装原辅材料,逐步推进包装全生命周期无毒无害。倡导包装品采用相同材质的材料,减少使用难以分类回收的复合材料。支持以可降解、可循环等材料为基材,发展系列与内装物相容性好的食品药品环保包装材料,增强食品药品包装材料智能属性,提高食品药品包装安全性。突破工业品包装材料低碳制备技术,推广综合防护性能优异、可再生复用的包装新材料,增强工业品包装可靠性。促进包装材料产业军民深度融合,推动特殊领域包装材料绿色化提升。
着力开发循环利用技术。牢固树立循环发展理念,大力促进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加强包装废弃物分类管理,健全包装废弃物回收网络,提高包装制品重复使用率。发展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支持企业围绕包装废弃物的再次高效利用开展技术攻关。重点开发、推广废塑料改性再造、废(碎)玻璃回收再利用、纸铝塑等复合材料分离,以及废纸(金属、塑料等)自动识别、分拣、脱墨等包装废弃物循环利用技术,采用先进节能和低碳环保技术改造传统产业。
2. 推动安全包装深入发展
加大包装防伪、保质和防护技术的研发力度,强化食品药品包装安全检测和监管。
发展包装防伪技术。重点发展易识别、难仿制、低成本的生物型、电子信息型等综合防伪技术,有效遏制商品假冒伪劣串货等违法行为。鼓励并支持应用人工智能、生物工程、纳米材料、信息技术等领域最新研究成果,开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先进包装防伪材料、工艺和方法,维护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
发展包装保质技术。支持开发食品、药品、果蔬保鲜保质新技术。重点研发安全活性包装技术尤其是活性剂可控释放技术,有效延长产品货架寿命。将材料、设计与制造技术相结合,大力研究和开发高阻隔等功能性材料与技术,重点提升包装产品的防潮、防霉、抗菌、抗氧化、阻光等性能,保障食品药品安全和质量。
发展工业品包装防护技术。鼓励创新防护结构与工艺,优化包装防护方案。大力发展跟踪和预警商品储运环境变化的包装技术,构建重要工业品包装储运安全实时监控网络平台。优先发展战备物资、易燃易爆及有毒产品包装安全防护技术,提高军品、危险品和有毒产品的包装安全防护性能。重点发展防震缓冲、表面处理、气相防锈等技术,减少包装件在流通过程中的破损、泄漏、腐蚀等现象的发生,增强包装防护可靠性,实现工业品保值增效。
3. 推动智能包装快速发展
以智能包装为两化深度融合的主攻方向,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着力发展智能包装产品及其军用化,大力提升包装产业信息化水平。
推动包装行业智能工程建设。以互联网和物联网技术为核心,构造智能包装生态链,并以此整合包装行业数据和信息资源,构建一批高质量的包装电子商务、工业云、大数据和军民资源共享等平台。引导各类包装工业云及工业大数据创新应用,通过大数据的分析,为客户提供更为个性化、精细化的服务,建立设计、制造、技术与标准的开放共享机制。
促进智能化包装产品发展。将包装设计与信息技术相结合,大力推广具有传感、判断与执行动作的智能终端。积极应用环境感应新材料,实现包装微环境的智能调控,推进生产过程智能化,重点开展前瞻性的计量测试技术研究,满足包装产业全产业链、全寿命周期、全溯源链的计量测试需求。重点开发具有商品真伪鉴别、食品变质预警、居家用药提醒、儿童安全保障等功能的智慧型包装制品。推动智能终端技术与物联网、军民资源共享平台等系统的集成,实现产品溯源、防伪与防盗、军民通用等功能。
4. 推动关键领域突破发展
围绕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对接《中国制造2025》,调整产品结构,培育自主品牌,重点发展高端包装制品、智能包装装备、先进包装印刷,着力推进民转军、军转民包装技术的应用。
(1)包装制品
发展高端纸包装制品。支持以再生纸为原料,发展低克重、高强度、功能化、个性化、定制化、精细化包装制品,提升纸包装品质。注重利用低成本技术增强纸包装制品性能,为实现包装减量化提供保障。突破纸包装制品防水、防潮、抗菌、阻燃等关键技术,拓展纸制品的应用范围。重视发展纸制展示包装,重点发展高端纸浆模塑、微型瓦楞、可折叠纸蜂窝等包装制品,提升纸包装的应用性能。
发展环保塑料包装制品。鼓励以天然材料、生物基材料、可降解材料和环保型助剂等为原料,发展可定制的环境友好型塑料包装制品。加强生物塑料降解时间和周期的调控,降低塑料包装制品对环境的影响。掌握单一品种高阻隔、选择透过、环境感知、宽幅制备等关键技术,增强塑料包装制品防护、保质和智能属性。推广PETG、PLA等环保塑料制品及相关绿色生产技术。重点实现购物袋、饮料瓶、快餐盒、泡沫塑料等无公害化。
发展轻量金属包装制品。倡导以薄壁金属制造包装制品,有效提高资源利用率。推动节能技术在金属制品生产和加工中的应用,充分降低生产能耗。鼓励采取有力措施,有效减少金属包装产品生产过程中污染物的排放。加强微型卷边技术的应用,提高制造工艺水平。推动高性能复合材料在金属包装容器中的应用,支持大规模应用覆膜铁、覆膜铝等新型材料生产包装容器,提升金属包装容器的抗腐蚀和环保性能。
兼顾发展其它包装制品。发展轻量化、功能化和智能化玻璃包装制品,推广节能环保型窑炉和配方设计技术,提高熔化质量和产品品质。发展高韧性、个性化、定制化陶瓷包装制品,有效降低铅、镉、铬、砷等有害物质溶出量。发展节材代木新制品,推广竹木加工剩余物等生物质材料综合利用技术,促进生态包装剩余物的再生制造。
(2)包装装备
推进传统装备改造升级。将绿色制造技术融入包装装备改造的各个环节。以小投入、低成本方式促进传统装备技术改造,提高装备生产效率,匹配小批量、多品种的包装生产模式。大力推广应用新型防腐防锈技术,提高国产包装装备防护水平。以数字信息和自动控制技术提升传统装备性能,降低能耗,延伸产品价值链。
促进关键装备国产化。加快推广应用以绿色、智能、协同为特征的先进设计技术,自主攻克优化设计、智能检测、在线计量和协同控制等包装成套装备共性技术。积极应用具有传感、判断与执行动作的智能端,研发包装专业软件和嵌入式系统,着力提高主要包装工序自动化程度和高速包装生产线及各类先进检测设备的制造水平。
加强智能化装备研发。加强供送、计量、清洗、裹包、灌装、封合、堆码等主要包装工序自动化关键技术创新和集成,重点开发网络化、智能化、柔性化成套装备,加快高性能包装机械手、包装机器人等智能装备及生产线技术标准研制,提升装备整体技术水平、战备响应能力与国际市场竞争力。
(3)包装印刷
发展环保包装印刷。推广使用现代化和数字化的印刷生产设备和数字化印刷工艺流程,提倡使用清洁生产环保原料,鼓励使用通过中国环境标志产品认证的环保型油墨、胶粘剂、清洗剂。加大无溶剂复合、无胶复合、冷UV固化、UV LED固化、冷烫印等节能与环保技术应用推广力度。构建基于绿色理念的版基、制版、油墨、工艺、检测等环保印刷产业链,实现包装印刷领域绿色生产全覆盖。
发展功能印刷。支持包装印刷企业依托功能印刷需求形成新的技术工艺体系,鼓励研发及应用印刷电子、3D印刷、气味印刷、生物印刷、纳米印刷等前沿技术,大力推广无溶剂印刷、高清柔印、高速喷印等先进技术,倡导使用柔板印刷等低(无)VOCs排放的先进印刷工艺,提升包装印刷品质。
(4)军民通用包装
开展军民通用包装技术研究。瞄准军地物流包装建设一体化关键技术,引领包装材料、装备、制品、印刷等领域的技术创新从起点上适应和支撑军民融合深度发展。重点解决环保、低碳、节能、循环利用等包装新技术、新材料、新工艺、新产品的军民共用需求瓶颈,快速提升绿色通用化水平。
推动军品包装特种技术创新。立足建制部队各类装备物资的特殊包装需求,全力解决联合投送、多式联运等大型装备防护包装、应急物资软包装和特殊功能性包装的关键技术问题,显著提升军地遂行多样化应急任务的防护包装保障能力。
四、主要政策与保障措施
(九)政策手段
1.用好用活扶持政策
利用《关于加快我国包装产业转型发展的指导意见》中确定的扶持政策、配套项目和示范工程,加大对取得绿色包装认证的企业、创新型企业以及低成本、低能耗、近零排污包装工艺与设备研发的政策扶持力度,强化对核心技术的支持和品牌产品的推广。用好国家奖补资金,加快公共服务平台和应用示范项目建设。对接“中国制造2025”,加强发改委、财政部、、商务部、国资委、科技部、教育部等国家部委对包装工业发展的战略指导,并从政策、资金、项目、平台等方面争取更大支持,强化产业转型发展支撑。
2. 加强法律规范建设
将构建绿色包装、安全包装体系纳入国家和区域性包装法规与管理条例,加强包装产业发展的制度建设,强化转型发展的法治支持。完善国家包装法律法规,从市场秩序、技术标准、准入条件、信用体系等方面规范包装企业的生产经营行为,健全商品包装的生产、流通、销售、回收、利用等规制体系,优化产业发展环境,完善市场治理体系,确保包装产业稳定、健康、可持续发展。加强行业信用体系建设,建立包装企业诚信档案、行业信用数据库和企业信用等级评价制度。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力推进绿色包装认证工作,创新包装企业与包装产品准入机制。加大包装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加强对假冒伪劣产品、侵权行为的打击力度,协同上下游产业营造公平竞争的市场环境。
3. 完善产业发展政策
全面实施负面清单管理制度,强力推进绿色包装认证工作,创新包装企业与包装产品准入机制,强化资质认证管理工作,积极寻求政府对取得绿色包装认证企业和军民通用技术与产品的各类扶持和优惠政策。制定《包装产业区域转移承接制度规范》,规范企业的生产与市场行为。鼓励龙头企业建立基于产业价值链的全产业链结构,采用合伙、协作、品牌收购等方式进军国际市场,通过自主创新增强核心竞争力,实现国际品牌本土化与国产品牌国际化。坚持帮强、扶优、劣汰原则,鼓励包装企业重组、兼并、扩张和产能合理转移,提高产业集中度。引领军民共用技术发展与创新,形成平战结合的一体化供应保障体系。
4. 构建行业服务平台
夯实行业组织服务基础,着力建设服务企业发展和促进行业进步的五大平台。即推进包装产品研发、设计、生产、流通两化融合与军民共享的“网络信息服务平台”,推进科技成果孵化、鉴定、推广、应用、奖励紧密衔接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和军民通用转化交易平台,推进包装学科建设与发展、包装人才培养与使用需求配套的“人才培养综合服务平台”,推进政策对接、委托管理、服务购买等职能一体融通的“面向政府的服务平台”,推进服务于企业项目衔接、投资洽谈、技术引进、产品展销、资源共享的“国际交流合作平台”。
(十)保障措施
1. 人才保障
促进包装教育发展。开展包装教育发展战略研究,加强包装基础理论研究,推动包装学科独立设置。加强行业协会与教育主管部门、地方政府、企业之间的沟通协调,从政策支持、条件改善、基地建设、团队培养、经费筹措等各方面构建包装教育发展的系统支持体系,为包装工业发展凝聚合力、增强动力。
加快包装人才培养。分类引导包装高等教育、职业教育、终身教育的有序发展,不断创新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扩大具有国际视野的高层次、复合型创新人才培养规模,加大应用型、军地两用型人才培养力度,加快技能型人才培养步伐,推动高校与企业建立产学研合作战略联盟,实现人才培养与行业发展的对接与匹配。
2. 制度保障
加强产业发展制度与机制建设。建立涵盖包装产业转型升级、军民融合、创新驱动、跨界融合、产品认证、资源循环利用、现代企业制度建设、大众创业和万众创新等方面的完备制度体系,引导企业科学化、制度化、规范化发展。建立涵盖企业优化生产环境、执行产业标准、减少资源消耗、实行清洁生产等方面的监管机制,推行企业社会责任报告制度,提高企业的社会贡献度和诚信度。
强化行业科技与信息服务支持。委托高校、专业委员会和咨询机构加强产业发展研究,发布产业年度发展报告和阶段性咨询报告,为企业提供战略决策支持。加强军民通用发展研究,为预警机制的建立和实施,提供高效率、高效益的服务和支撑。推动高等院校、科研机构向包装企业派驻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有效实施,逐步实现行业科技服务全覆盖。依托国家统计局,建立包装行业基本数据统计体系,加强行业数据统计分析,为行业和企业的投资、生产、经营等提供可靠依据。
3. 金融保障
建立产业投融资保障机制。由行业协会牵头,搭建包装企业信用平台和金融服务平台。深化银企合作,协调金融机构加大对企业的支持力度,设立包装企业转型升级、绿色项目和军民融合专项扶持基金与专项贷款,开展多种类、多形式的融资活动。鼓励多渠道建立包装产业转型发展引导基金,加大转型发展的引导与支持。
完善产业金融服务体系。鼓励科技型中小型包装企业积极利用国家科技成果转化引导基金贷款,促进技术研发和成果孵化。构建中小微包装企业项目评估与信用评级机制,解决中小微企业融资难问题。支持和鼓励优势企业、成长性良好的科技型中小企业上市融资,或以优质资产证券化创新融资渠道。发挥包装产业基地、包装园区平台集合效应,开展包装企业保险、租赁业务,构建风险可控的资金供应链融资服务体系。
4. 管理保障
强化行业组织管理功能。健全行业协会建制,理顺行业组织与政府、企业的关系,行业组织从纵向上按照政府授权加强对包装产业发展的规划、监管与指导,从横向上按照产业的内外关系强化统筹、协调与服务职能,全面增强其对包装产业转型发展和推进军民融合深度发展的实际影响。
提升行业组织服务效能。按照“服务政府、服务行业、服务企业”的功能定位,加大行业组织为企业与高校、科研院所牵线搭桥力度,为企业发展提供顶层设计、市场开拓、品牌培育、文化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智力支持。立足提升包装国际化水平,拓展包装企业信息收集、项目对接、技术引进、业务采购以及成果展示、交流、共享等渠道,为包装企业提供有效服务。
5. 组织保障
成立“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研究解决规划实施中的重大问题,统筹、协调、监督规划实施中的具体工作,并指导各地方协会、行业、企业结合自身实际和发展需要,制定发展规划和实施方案。
建立“中国包装工业发展规划”实施评估监督专家委员会,负责对行业企业落实发展规划情况进行评估和监督,并将情况向国家部委反馈,评估情况作为调整负面清单管理目录的重要依据。
-
上一篇: 最聪明的人在一起,却搞砸了一支团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