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业经济:印刷产业的新兴空间
产业经济:印刷产业的新兴空间
2009年国务院公布了《文化产业振兴规划》,印刷复制与文化创意、出版发行等八大产业一起被列为发展的重点文化产业。在政策支持、市场发展的背景下,印刷产业目前的规模已经位居世界第三,在今年的“印刷业的奥林匹克盛会”德鲁巴国际印刷展览会(每四年在德国杜尔塞多夫举行一次)上,中国企业参展面积超过日本和美国成为第四大参展国。与之相对应的是,受金融危机等的影响,欧洲印刷企业收入增速缓慢,与我国印刷业“十一五”期间年均19.3%的增速相比,相差甚远——反映在产值上,中国印刷业8000多亿元的产值(占新闻出版业总产值的60%以上),也在逐步缩小与欧洲约1500亿欧元产值的差距。尽管在全球印刷机械产业,德国始终是第一强国,海德堡与曼罗兰两大公司曾经雄居世界印刷机械制造商第一、第二位置多年,但曼罗兰的破产申请和重组也为之敲响了警钟;而且从企业数量上看,从2000年到2011年,德国印刷企业减少了3900家,从业人员减少了61000人(目前欧洲印刷企业的数量仍在以每年2%-5%以速度在减少)。曾经作为印刷产业大国的美国,其本国印刷机械行业随着产品的进口逐步萎缩,2000到2011年间关闭的印刷企业数量超过7700家;而日本的印刷机械本世纪以来发展速度放缓。
这种变化态势也可以从德鲁巴展览的参展人数人看出:为期14天的展会共吸引了来自130多个国家的31.45万人,较2008年减少了7.55万人。在这种背景下,通过推出“印刷业的第二场数字革命”就势在必行,其中兰达(Landa)公司的纳米印刷技术与赛康(Xeikon)公司的Trillium印刷技术的抢眼表现也就自然而然。曾经将标志性的靛蓝技术(Indigo technology)卖给惠普公司、而后成立兰达实验室的兰达公司宣传,数字印刷已经可以在成本、效率和质量上全面取代胶版印刷。
不过,宣传归宣传,但对于下一代数码数字印刷的发展前景,或许可以从脱机直接制版(CTP)的发展历程及其在德鲁巴展会上表现看出一二(有宣传认为,下一代数码印刷之于CTP,就像高清电视之于传统电视)。在2008年德鲁巴印刷展上,上世纪90年代已经成熟的CTP技术(1996年美国最大的100家印刷企业中已有55.3%采用CTP系统,28.8%采用彩色短版数字印刷系统)占据了90%以上面积的网屏展位,而2012年的德鲁巴印刷展网屏展位90%以上面积则已由数字印刷所替代。尽管如此,2008年德鲁巴印刷展后在“纠结”上不上CTP的中国印刷业(欧美日CTP已占全部印刷制版工艺的50%以上,甚至60%~70%或更高),但两年后的事实证明国内CTP迎来40%-50%的快速增长的时期,2011年国内CTP版销售额超过PS版,与之对应的是传统胶印PS版材2011年首次出现负增长。
所以,技术的升级换代也是印刷业的大势所趋,CTP为直接成像的数字印刷所替代也是将来的必然,关键就是全面替代之前留给CTP的时间窗口有多少。十几年间,数字印刷取代胶印的预言就已经充斥整个行业,但这十余年间仍给胶印设备留下了广阔的市场和利润空间;而且,短期内在包装件、大批量的活件方面,胶印仍占主导地位。从CTP逐步取代胶印的发展历程看,这里面的关键因素有两个——一是新技术在功能、幅面上的质量能否达到传统印刷的水平;二是生产成本。从质量上看,十余年前数字印刷取代胶印的理由就是,使用喷墨或激光打印机直接从数字图像打印出来,就可以不再用油墨印刷板。但是,当时喷墨打印质量差且纸张要求高,而激光打印速度慢,而本世纪以来油墨技术和激光技术的发展才使得热敏CTP、紫外激光UV-CTP得以大规模应用。
此次,兰达公司技术创新尽管在纳米数码印刷机技术方面也十分抢眼(尽管最终在德鲁巴印刷展上只达成两项成交协议),但从商业角度看,其核心在于水基纳米油墨。之所以这么说,就是作为以色列的一家企业,兰达公司在本国的市场有限,尽管其可以通过直接设立海外公司等做法来拓展其销售网络,但通过技术转让与合作的“杠杆”来撬动市场更符合以色列公司的实际情况,兰达与小森、曼罗兰和海德堡这三家传统胶印巨头的合作或许也正是着眼于这一出发点。与此同时,尽管兰达公司的技术可能并不非常成熟(该公司在展位一直未展示现场印制的样张,而且至少就目前而言,兰达公司的超细喷墨附着热转移技术也并未形成对Indigo技术的绝对优势),但可以通过技术合作等让胶印巨头等通过印刷机的后续开发不断推出成熟的产品,而自己专注于纳米油墨的利润,从而形成良性的商业循环(即垂直整合、水平分工的业务模式:厂商生产核心元件,通过合作创造差异性产品)。只是,兰达公司是否会以此商业模式拓展市场、其拓展进程是否顺利,仍有待进一步观察。
不过,可以肯定的是,在数码时代,通过模块化来实际不同企业间的技术分工协作,是新兴技术小企业与行业巨头合作发展的较优策略。这种做法也的确直接加速了技术发展进程,以往的数码产品(包括软件应用)发展史都已经验证了这一点。对于数字印刷而言同样如此,这样的话“印刷业的第二场数字革命”的来临,会比CTP取代胶印的过程来得更快。
如果说“印刷业的第二场数字革命”是印刷业上游变化中可重点观察的态势,那么在生产要素成本上升、利润下降的背景下,印刷业下游的表现就是开拓新兴市场领域(如直邮推广产品、画册印刷、标签印刷)、发展印后加工(包括涂料、层压、压印和冲压等过程中利用个性化设计、冷箔转印等实现增值)等策略,甚至表现为数据管理和存储等“非印刷领域”的业务。
在这一方面,与数字印刷相结合的可变数据印刷(比如,票据号码和标签印刷的连续可变)(还有,个性化印刷、一对一印刷市场、网络化印刷等交叉概念)以及联机加工等就日益活跃。但是,从价值链的角度看,产业链中的核心并非印刷本身,而是作为数字管理系统的整体解决方案。也就说是,从渠道的角度却理解数字印刷,根据客户特点配置直销和分销相结合的渠道,提升效率和利润率而非简单地扩大规模(印后加工简单的印刷品减少已成必然之势)。
上下游产业的变化,自然会带来旧有印刷设备的淘汰,因此目前仍然经营很少的印刷设备再制造自然也值得重点关注。
除此之外,对于印刷行业而言,还有一个重要的新兴领域就是印刷电子(通过印刷把功能材料以油墨的形式印刷或沉积到承印物上形成电路)的快速发展。尽管作为交叉产业,印刷电子曾受到置疑,但自从奥地利Nanoident公司2007年澳大利来建立便于第一个印刷半导体工厂以来,欧洲、日韩都在大力开发印刷电子产业(其中也有一些产品利用传统的胶印、柔印、凹印、丝印、喷墨印刷方式来进行印刷,但电脑显示器、OLED等产品要求的设备配置能力则完全不是传统印刷所能相比,其中涉及的布线技术等更是需要极大投入研发的技术难题),甚至有乐观的预计认为2017年全球印刷电子的产值将超3000亿美元。在国内,也有不少印刷企业在利润优势等方面的激励下,转型涉足纸电池等印刷电子领域。
对于传统的印刷企业而言,就具体的产品阶段而言,在上游和下游分别有两个很好的观察点:导电性印刷电子油墨(或半导体用电子油墨)、存储器(塑料印刷存储器产品有可能改变市场趋势)。前者是传统印刷企业较易理解和把握的生产切入点(因为如果材料厂商开始全面量产,成本就会降低很多),而后者则是有可能相对较易进入、发展空间也较大的市场切入点。对于电子企业而言,印刷电子的概念最大的吸引力在于大规模地降低生产成本:行业对于电子书和有机电致发光照明产品的预期、化工企业对于低成本太阳能电池的预期、索尼开发有机TFT驱动的柔性显示屏(器)的开发、三星移动显示器(Samsung Mobile Display)的概念、美国VIZIO销售低价液晶电视、 通用电气(GE)与杜邦合作开发基于卷对卷(Roll-to-Roll)工艺的OLED照明产品等都是例证。甚至有一些日本企业认为,印刷电子是其再次掌握电子产业主导权的最大机遇,认为有必要大规模投入研发(因为欧美风险投资的企业对于发展印刷电子更为积极,日本企业更为谨慎)。不过,从产业的本质来看,硅产业高度依赖的是生产设备,而印刷电子产业高度依赖的是材料(以及后处理技术),这也说明德国等国家的发展策略,更有理由成为重点参照或观察的对象。
-
上一篇: 票据印刷稳步增长 电子化或将成为趋势
-
下一篇:彩盒包装的印刷问题